非洲豬瘟疫情下生豬復養是勢在必行的,但非洲豬瘟具有區別于其他重大疫病(例如口蹄?藍耳?豬瘟?圓環等)之全場死絕的特點,按照以前的消毒方案和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已難以防控非洲豬瘟病毒的入侵或者徹底消滅,導致疫病易暴發,易卷土重來,所以在養殖前對豬場的風險評定和升級改造尤為重要,抉擇猶豫不定時堅決不復養;在養殖過程中必須嚴加防范場外致病因子從水?路?空全方位的侵襲,同時不能懈怠場內的消毒和飼養管理工作?
復養,須對非洲豬瘟有全新的認知和畏懼心理?它是一種沒有有效疫苗?沒有特效藥?說來即來?無孔不入?快速致死?全場死絕地烈性傳染病?非洲豬瘟疫情具有3大特性?
在沒有做好對非洲豬瘟病毒的全面認知?沒有做好對風險與效益之間的博弈?沒有做好對豬場全面改進的基礎之上不建議復養?
復養可行性的判定與基本改造
“養殖成敗在細節,養殖效益在管理”,年出欄規模1000~3000頭“公司+農場/戶”等類型的養殖場較普通散養戶?養殖場/戶具有下列優勢?
(1)、生物安全防護優勢:可實現在一個飼養周期內做到封閉式養殖?能做到全進全出?能極大地減少與外界傳播媒介的接觸機會?能有效的做好清潔消毒工作?
(2)、管理優勢:具有統一的建設標準?具有統一的養殖管理;具有健全的監督管理機制?具有完善的激勵和懲罰機制;具有明確的仔豬供應保障,具有穩定的市場銷售渠道;具有放心的原料供應,具有專業的飼料加工?
(3)、技術優勢:飼料?獸醫?獸藥?養殖?風險防控等均具有專業技術支撐?
(4)、經濟效益優勢:資金來源有保障?工資收入有保障?人員分工明確?工作效率高?能夠快速復制場?更易獲取社會資助/補助等政策支持?
綜上所述:出欄規模1000~3000頭“公司+農場/戶”等類型的養殖場為目前最優選擇對象?
(1)、選址欠妥:
例如:處于下風口(以夏季為主導風向)?下水源的場,離居民點?市場?屠宰場?主干道?垃圾場/堆?泔水轉運點?排污溝等高風險區域不足500m的場,離其他潛在高風險場/戶不足3km的場(有地理隔離或人為隔離的可適當減小距離)?
(2)、建設不合理:
例如:布局不合理導致疫病易從外部傳入或內部交叉污染且無法改建的場,設施設備難以清潔消毒的場,有安全隱患的場?
(3)、管理缺陷:
例如:養殖期間不能封閉式飼養且沒有解決方案的場,排污不可控的場,病死豬無法無害化處理的場,信息記錄不全不真實的場?
(4)、飼料:
來源不正規?運輸不合理?飲水可能被污染同時沒有解決方案的場?
(5)、能力不足:
例如沒有生物安全意識自身的場,能力不足且不能得到專業指導?不受監督管理?態度惡劣?失信的場?
(6)、豬來源不佳的場:
例如豬來源存在疫情情況未知?風險不可控?可供數量嚴重不足?口碑不佳?來源復雜等情況?
(1)、在場外通道入口處上設立消毒點,具備對車輛的高壓沖洗?高壓噴霧消毒?消毒通道高壓霧化消毒(需有遮蔽)和消毒池消毒(需有遮蔽)的條件及能力,以及對人員的霧化消毒?消毒池消毒?能穿戴防護用品的條件及能力?
(2)、無害化處理點建在場外下風/背風口?保險理賠員不得入場,外部獸醫?技術員?管理員等入場需按生物安全消毒流程進入?病死豬須經包裹后運至場外理賠?剖解和無害化處理?
(3)、外部車輛一律不得入場,上下豬臺修至圍墻外,飼料需經轉運入場,內外設備及工具等不混用?
(4)、以棟為單位在室外設置電總閘,配有漏電和短路保護器?
(5)、清理場內所有雜草?栽種的瓜果蔬菜?花卉?樹木(豬舍周邊)等,嚴禁在場內及附近排糞水等污物,場內空地盡量硬化?
(6)、豬舍內不使用木制品,中空型材需要填實或封閉,磚頭不得裸露?
(7)、修建圍墻,防止外來人員?貓?狗等不可控進入?
(8)、在舍內?舍外?人員/車輛/上下豬通道?圍墻等處布置高壓霧化管線,用于帶豬消毒?環境消毒?車輛消毒?消暑降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