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死豬內部轉運與無害化處理
豬場內應實行凈遒和污遒分離,凈、污遒做嚴格分區管理,場內轉運病死豬應通過污道處理。豬場飼養人員淋浴更衣進舍后,查看病死豬情況,將病死豬轉運至棟舍外凈、污道分區處,若返回豬舍則重新洗澡更衣,病死豬由污道區處理人員按照采樣規范先進行口鼻/肛拭子采樣,必要時采集腹股溝淋巴結確診。
豬場按照《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等相關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配備場內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進行場內無害化處理。沒有條件場內處理或不能進行場內處理的,需由當地有關單位統一收集進行無害化處理。如無法當日處理的,場區外污染處理區應設立低溫無害化暫存間,病死豬需低溫暫存。每次轉運前及轉運結束對轉運道路、轉運工具和設備、個人防護用品等按規定消毒流程進行消毒。
如檢測結果呈非洲豬瘟陽性,病死豬必須轉移至場外指定位置,避免污染場區。操作人員全程穿戴隔離服和手套,使用專門密閉轉運車將套袋后的病死豬轉運至指定位置,并通知場外無害化處理專員駕駛專門車輛將病死豬運至無害化處理場所進行無害化處理。期間,場內轉運人員、車輛和場外運輸人員、車輛嚴禁交叉接觸,處理完畢后,各轉運人員對行走道路、轉運工具等按消毒流程進行嚴格消毒,一次性防護用品直接無害化處理。未經消毒的人員、車輛、工具,嚴禁再次返回場區內。
干清糞的豬場,清糞人員與轉運人員要嚴格分工,不與飼養人員直接接觸,糞便轉運至暫存場所,暫存場所每天清理消毒,清糞工具、轉運車等每次轉運前后進行清洗、消毒一次。使用水泡糞工藝的地,擊性干備用。全出的單元每批次清洗一次,消毒烘干備用。體圍墻隔離。貯糞場必需具備防雨、防滲、防溢流措施,避免圍墻或斜坡。應指疋專入顯在日共,滲防溢流措施,避免施。場外豬糞車要可控,通過中轉方式拉走豬糞的,每周指定污染地下水。在收集糞使過任下,一術拉擊豬糞的,每周指定叉。工作結束后,要徹底消毒所經道路,對貯糞場進行全面清理消毒。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GB/T36195)執行。
豬場應具備雨污分流設施,確保管道通暢。豬場污水屬高濃度有機污水,懸浮物和氨氮含量高,且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必須經過厭氧發酵、耗氧發酵、絮凝沉淀、氧化塘氧化存貯、濾膜過濾等綜合處理后,進行農田消納或者達標排放,嚴禁未經處理直接排放。
對過期的獸藥疫苗、用過的針管、針頭、藥瓶、疫苗瓶以及防疫治療過程中產生的其他廢棄物等,須放入由固定材料制成的防刺破安全收集容器內,同時張貼生物安全危害標識,不得與生活垃圾混裝,嚴禁重復使用和隨意丟棄。應定點存放醫療廢棄物,可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技術規范,按廢棄物的性質進行分類處理(煮沸、焚燒、消毒后集中深埋等);或在糞污處理區設立廢棄物暫存點,中轉至場外,交由有醫療廢棄物處理資質的專業機構統一收集處理。要減少處理頻次,并予嚴密監控。
餐廚垃圾要每日清理。生產區域外的垃圾,經收集運至豬場垃圾處理地點進行處理;生產區域內的垃圾,經收集由專用車輛運至場內無害化處理,或集中收集同上處理。嚴禁飼喂豬只和隨意丟棄餐廚垃圾,場內外處理人員、工具等要嚴格分開。
對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嚴格限制不可回收或對環境高風險的生活物品的進入,最大程度降低不可回收生活垃圾產生量。場內設置垃圾固定收集點,明確標識,分類放置。垃圾收集、貯存、運輸及處置等過程須防揚散、流失及滲漏。要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對生活垃圾進行焚燒、深埋,或交當地有關單位統一收集處理。場內外人員、工具、設備等嚴格分開。